党史学习教育研讨发言心得体会---清贫,是一种财富——再读方志敏《清贫》有感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清贫》的结尾质朴无华,但却掷地有声、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上学时,就学习过方志敏同志的《清贫》一文,或许是年幼,领悟能力有限,加之迫于学习的压力,感悟不多,但随着阅历的增长,以及不时见诸报端的某某“老虎”“苍蝇”因贪腐而落马的消息,近日又读这篇千字短文,感慨良多。

方志敏从事革命斗争十余年,经手的款项数百万,一点一滴均用于革命事业。在他被俘的那天,两个猜到他身份、妄想从他身上发一笔意外之财的国民党兵士,仔细搜遍他的全身,结果只搜到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此外分文没有。一个士兵不相信,拿出手榴弹威胁说,“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另一个“老出门”的士兵将他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依然毫无所获。最后,两个士兵在他藏躲的地方周围,低头注目搜寻了一番,也毫无所得,他们是多么失望:这个共产党大官身上确实分文没有,只好说定将表和笔卖出钱来平分。

两个国民党士兵从方志敏身上只得到了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颇感遗憾,但他的清贫,却让我看到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志向和坚守,看到了他崇高的人生追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他的人生境界、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了我、吸引了我。正是千千万万方志敏式的可爱可敬的老一辈共产党人,他们为了心中的理想甘于清贫、乐于清贫,为了革命事业不怕牺牲,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美好的生活。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清贫”似乎离我们已很遥远,我们有些党员干部在经济发展的洪流中理想信念慢慢淡化,少数人甚至发生了动摇,精神上缺“钙”,患上“软骨病”,人生追求、价值取向严重扭曲,他们忘记了共产党人的革命本色,丢掉了革命先辈的“清贫”精神,把勤俭节约当“寒酸”,视清廉淡泊为“吝啬”,追求纸醉金迷、腐朽糜烂的生活方式,甚至无视党纪国法,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最终走向党和人民的对立面。“清贫”不是贫穷,是为了心中的理想,自愿自觉放弃对物质生活的多余追求,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和宝贵品质,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

如果说,少年的清贫是一个人一生的财富,那么方志敏的“清贫”精神就是他留给共产党人的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全体党员干部可以静下心来,好好读一读方志敏的《清贫》,重新领会和感受革命先烈的风节和操守,陶冶自己的情操,净化自己的心灵;
好好体味“清贫”精神的现实意义和丰富内涵,叩问为官从政的初衷,做到少一些对物质的追求,多一些心灵的滋养,在洁白朴素的生活中充实自己的内心;
牢记“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的理念,坚守“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我们就拥有了战胜一切敌人的力量源泉,就能够凝聚磅礴伟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