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教参中“相关资料”的有效开发]《最后的晚餐》相关资料

  教学参考书是教师备课时的重要凭借,备课关乎的方方面面它基本都有,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参为例,它的每册内容由七大板块构成,分别是“专题内涵解说”“教学目标”“专题内容解析”“教学建议”“参考答案”“写作实践指导意见”“相关资料”。教师们平时备课还是注意借鉴前面六大块的提示,处理起来基本顺手;而对“相关资料(含时代背景、作者简介、其他作家对课文的评论、与课文相关的其他文章等)”怎么操作比较茫然、比较随意,因为常常是把“时代背景”放在课始介绍,感觉没创意,但又没其他办法;作者情况,课文下已有注释,于是“作者简介”部分也就较少翻阅;“其他作家对课文的评论”“与作者相关的其他文章”中有的与前面板块“专题内涵解说”或“专题内容解析”内容重复,自然不用,剩余的不知怎么用,也就弃置不用。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教参编写者为帮助我们落实《课标》精神,颇费心思准备了那么多辅助资料,如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参中的“相关资料”这一大板块占一本教参的近三分之二篇幅,对学生研习文本、探讨问题和活动体验都有一定的帮助,而我们因不知道怎么合理运用,最终将很多资料的价值“烂”在书中,委实可惜。那么该如何开发呢?
  一、 课前预习,协助制作一张正面背面皆有所学课文作家信息的名片
  虽然课文下注释已有作家简介,但由于受篇幅限制,多数过简,一般不超过两行,只有出生年月、籍贯、民族、身份、两部具体作品名称,相当于“身份证”或“名片”的正面,只能了解其作为一般公民的情况,还不能让学生较完整地认识作为作家的情况,不能帮助学生理解其作品。不少课文于课前须在“名片”背面补上其简历、学术主张、其他作品及特色,才能为学生一步一步自主研习课文铺设台阶,为形成课文的整体阅读作铺垫。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材,对诗歌《发现》的作者闻一多,书下(P18)这样注:(1899—1946),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死水》《红烛》等。鉴赏该诗仅凭此,几乎没什么用。可在“名片”的背面补上教参中有关“闻一多简介”,让学生自己从中提取关键词制成名片: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2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等,1921年开始系统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教参》P44)。1922年7月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在美国生活近三年的他,体会到种族歧视的屈辱,产生了对祖国和家乡的深深眷恋(《教参》P12),1925年5月回国(《教参》P44)……课前通过这张名片的了解,学生方能明白他为什么会写诗,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为什么会力求诗的形式美。
  二、 课始导入,注入一份让情趣迅速提升的兴奋剂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其实《教参》中一些资料如果能整合加工成带有悬念性、情感性的材料,就能很快唤起他们的“阅读期待”。
  导入小说《一个人的遭遇(节选)》,可借用《试析肖霍洛夫的〈一个人的遭遇〉》一文(必修二《教参》P48)内容:这篇小说破例发表在1956年12月31日与1957年元月1日的《真理报》上,一时洛阳纸贵,这两天的《真理报》为人们争购一空。莫斯科广播电台当时广播小说全文,行人在街头驻足聆听,不顾寒风扑面,多少人流下了辛酸的眼泪。小说在国外也引起轰动。那么它到底写了什么牵动人心的故事才产生如此效果?
  三、 课中探讨,递上一把开启疑难的钥匙
  任何一篇文章的学习都要弄明白主题,尽管可通过解读题目,品评开头结尾,分析议论、抒情句找到主题,但不少主题还得借助背景才可能深切地理解、准确地概括。如学到必修二《阿房宫赋》结尾,教师设问:“杜牧写这篇文章就是总结秦王朝灭亡的教训吗?”学生从“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句,隐约感觉到似像又不像,因为作者未明讲。这时必须借吴功正所撰《铺扬蹈厉 寄慨遥深》文章(《教参》P104)中的一段:公元825年,唐敬宗李湛继位,改元宝历。李湛继位后,广造宫室,天怨人怒。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造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听此学生会恍然大悟,原来本文是为规劝唐朝当政者“节用爱民”而写的。但如果课始切入,学生会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同时也制约了他们在深入学习文本过程中思维的积极性。
  有的文本一些内容让人疑问重重,但又无法回避。这些内容只有先弄明白,下面的文本分析方可迎刃而解。学完必修三《烛之武退秦师》第一节,发现晋郑有矛盾,而秦与郑并无直接纠葛,那秦为什么也要去攻打郑国呢?学生可能百思不得其解,教师可插入《教参》(P201)“背景材料”: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四、 临近课尾,续补一段古代说书人常说的“后事如何”
  学完全文,有时学生却意犹未尽,不妨作一些延展,让他们尽兴,也能顺势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师说》到课尾会归纳出它的中心:抨击时俗轻视师道的不良风尚,论述师道的重要性。他不但写《师说》,而且收李蟠为学生,公然当起老师,那么当时社会上的人对他这种做法有何反响呢?借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必修一《教参》P84)说:“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可见时弊之重,此文意义之大。可就此引导学生写议论文一定要有现实针对性,不能无病呻吟。也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做人,做好人才能写好文。
  读完最后一则《安妮日记》,我们学生可能会想为什么只记到1944年,解答这个问题,可用《〈安妮日记〉后记》(必修二《教参》P58)中一段:“1944年8月4日,大约10点到10点半之间,一辆车子在普林森格拉赫特街263号门前停下,车中走下几个人:全身制服的纳粹党卫队中士卡尔?约瑟夫?席尔柏包尔,以及至少三名荷兰籍安全警察……他们逮捕了所有藏在密室里的人……10月底被从奥斯维辛解往德国汉诺葳附近的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1944至1945年,由于卫生条件奇差,爆发斑疹伤寒,夺走数以千计集中营囚徒的生命……安妮也没能幸免于难。”通过“后事”可加深学生对纳粹罪恶的认识,对今天和平生活的珍惜之情。
  五、 布置课后与之相关作业,搭建一座通向课外阅读的桥梁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在教学结束时可链接与文本故事相关的篇目,这样就可把学生的阅读引向更为广阔的空间。但中间如没有桥梁的过渡常常会滞涩。
  如《鸿门宴》,教学结束时,学生可能会问:宴会后项羽是怎样一步步走向失败的?教师可呈现必修三《教参》(P221)中所列“秦汉之际大事记”,鼓励他们课后按“大事记”线索去阅读《史记》中相关部分,如《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学生会感觉顺畅得多。
  前205年四月刘邦合诸侯兵伐羽至彭城,项羽以3万兵破汉兵56万。五月刘邦逃至荥阳。
  前204年四月项羽围刘邦于荥阳。七月刘邦逃离荥阳。
  前203年九月刘、项讲和,划鸿沟为界,以东归楚,以西归汉。
  前202年十月、十一月用张良、陈平计追项羽,大败楚军。十二月韩信、彭越来援,项羽兵败垓下。
  “相关资料”肯定是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作品、深层次赏析作品的重要帮手,也是教师创造性进行教学设计的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而以上运用,仅为抛砖引玉,相信经各位同仁的开掘,会发现更多可利用价值,且不断的开掘过程会有助于我们自身专业的发展。
  (江苏省高邮中学;2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