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联片教研活动交流材料【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教研交流材料
天山小学
王 xx
从我们农村学生的现状来看,由于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深重影响,使原本活泼聪慧的学生几乎失去了一切,眼里只有“分数”二字,在分数的爬梯上苦苦挣扎,在学习重压下产生了对学习的厌烦,谈不上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这对实施新课程是极为不利的,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再不能用传统“疗”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从根本上挖掘病因。经我对新课程理念的重新认识和再研究,认为彻底医好此病,必须从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开始,学生只要有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这样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创新性随之会生成和发展。
要让学生树立起坚定的自信心,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经实践我认为创设“情趣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教学将情趣与体验结合起来,突出强调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置学生于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联系生活学知识,把课程知识和问题生活化,引入大量的生活实例和学生熟悉的情境,消除学生对课程(书本)的敬畏感和陌生感,将课程知识迁移到生活中,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经历和经验,表情达意。例如,我在教一年级数学“分类”时,就利用生活中喜闻乐见,几乎每个学生都熟知的游戏工具——扑克,设计了一堂游戏情境教学课。在课上,我没有向学生讲如何分类、分类的标准、有几种分法等相关知识,直
接把课堂作为课外游戏一般,拿出扑克洗了几遍,每人平均若干张分发下去,同学们顿时跃跃欲试,信心十足,却又莫名其妙,都询问怎么个玩法。我告知他们按你喜欢的方式,依据一定的特征将扑克分开,就算赢了。不到一分钟同学们都纷纷举手,就连平时学习极差的以为同学都不甘示弱,争着讲述自己的分法,有按花形分的,有按颜色分的 ,还有按图案分的,我对学生的每一种分法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将扑克重新发下去,鼓励再探究新的分类法。第二轮果然又涌现了更新的分类,有按相同数字分的,有按连续数字分的……。继而,我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第三轮分类,这一下可了不得,真是人多力量大,经他们探讨、合作创出了新颖别致的分法,他们将能凑成和值为 10 的两张或几张分成一类。这一分法确实超乎我的意料,使我猛然想到凑 10 法,不就是前几天学习的内容吗?他们居然将书本知识与游戏相联系,创造和生成了新问题。使我在惊叹于学生潜能的情感之上又多了一份敬佩之情。由此,我对学生这种超越教师的创新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我认为这样的情境教学就是成功的教学,它建构了课程知识与生活的桥梁,缩短了课程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当真实的生活情境与课程知识发生联系时,就会刺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产生知识的迁移,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依据自身的特定经历和经验,对知识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和独到的理解,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之中,都有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的机会,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探索、创造的主人,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样就会激
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醒学生追求成功的自信心,进而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