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原创12篇

篇一

骊山,临潼的代名词。骊山不算高,但有“仙”,有说不完的美丽传说、说不完的动人故事。然而,今天我只说说,骊山,我的故乡我的根。

我们村子离县城三、四里地,可以说,她处在骊山阔大的裙裾上,而我的老家却在骊山的膝盖上,她紧邻华清池。少年时代,我的初中时光洒落在骊山的腰带上,那个当时就很有名望的省级重点中学。

对于骊山,可以说,她清晰得如同我手掌上的纹路。从记事起,就在华清池泡澡,就在骊山上疯跑,野着性子玩。最早的时候,华清池的大门朝西,就在现在单双人池的南边,即三个小门洞的西边。那就是早期华清池的大门。印象中,那门是白色的,门顶是三个小蒙古包一样的装饰,不怎么高,不怎么大。解放以后,人民当家做主,进华清池不收门票,洗澡也不需要买票,随便洗。

那时还没有人民医院。家里人身体不舒服,我就去“十王殿“老母行宫庙”问神取药,给庙里的爷像磕三个头,庙里的主持就包几包信徒上香燃过的烟灰或几样中药,带回家给家人治病。从家到骊山几里路上很难见到一个人影儿,那时人口少,疾病夺去了不少人的生命,尤其是婴幼儿。现在的“铁一处”,原来是一片“乱葬坟”,昏黑天,也时见磷火闪烁。通往家乡的路,细细的,弯弯的,沙石路,应该说是按摩脚掌的好去处,但事实上不是,挺硌脚的。那时候,生活条件很差,荜衣褴褛。脚趾头不硌破也算幸运。小时候,我们着衣不讲究,但都穿的是母亲千针万线手工做的棉质粗布衣,粗布鞋。小孩子匪,疯玩野跑,特费鞋,动不动就把它“大舅”露出来了。农村人很幽默,把脚大拇趾叫“大舅”。从我们村到县城的路上,是弯弯曲曲的小路,要多荒凉就有多荒凉。时不时有狼蹲在半道上,发誓与你一决高下。

后来,上中学了,父亲和另一位村民合伙买了一辆旧自行车,花了八十元。八十元,现在不算啥,那时,绝对是个天文数字。那就是我的“宝马香车”。偶尔骑上它,倍感幸福无比。因为全村几十户人家还没有自行车呢。我们的自行车无闸、无铃,连外圈也没有。好在那时候行人很少,不用担心撞车。下坡没闸也有办法,翘起左腿用脚掌蹬住前车轮子,若即若离,减速刹闸也极有用。有一次,在县城碰见了一个乡党,让我把她的三四岁的儿子捎回去。我只好说行。农村人讲究痛快,待人满腔热忱,很少说不。我把孩子揪到车头的大梁上,我骑了上去,走到半道,孩子睡着了。身子直往下溜。我一手扶着车头,一手提着孩子,左脚急忙煞闸,又生怕车子倒了摔坏孩子。阿弥陀佛,终于到家,吁了一口大气,浑身稀软。才觉后怕不已!

后来,八大疗养院相继建立,骊山脚下,楼舍俨然。先有了“铁一处”,后有了“乳品厂”。七十年代末到现在,发展的更快,现已建成的有“爱琴海”“群星莱骊”“芷阳新苑”“金顶银顶”“沁园小区”“花漾青城”等等等等。但就石油城来说,就有“青海园”“华清泉”“石榴花城"‘华清骊苑”等七八个小区。

小时候,特别有亲情。姑家舅家是必去的地方。姑家地处秦始皇陵北边一个小村落。姑家孩子多,去了不乏玩伴。表哥们有小人书,有砖厂,有火晶柿子,有石榴。俺姑有两个包子似的小脚,很勤快,她也很爱我。她出外的坐骑一一一条可爱的小毛驴。我就喜欢骑姑姑的小毛驴。七十年代末,姑姑去世了。生命垂危时,我去看望姑姑。姑姑躺在大门过道中,因为是夏天,过道凉快点,姑姑已不思饮食了。几个表兄为姑姑的一副棺材唉声叹气。生产队不行,辛辛苦苦干一年,分不到几分钱。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华乐学校为中考服务,很想去姑家看看。因为牵扯招生纪律,我们的工作是全封闭,没能去成。后来扩建秦兵马俑博物馆,周围的村庄全部搬迁,几个表兄全迁到“秦陵新村”去了,家家二层楼小别墅,宽敞明亮。居住条件发生了“质”的飞跃。现在秦陵一带搬迁工程巨大,道路也几经修筑和变更,有时乘车到秦陵好像到了外地一样,这,哪儿是哪儿呀?实在分不清楚。没有统计过县城东边有多少新的建筑群落,有多少住宅小区,但变化是真的。华中门前向北,栉比鳞次,高楼森林一样密集。老县城以东也增加了几条街道,商业繁华,市场繁荣。只要有住宅区,只要有人,吃穿用品,教育、环卫、路政等等随即跟进。我的舅家在芷阳。小时候,我是我舅家的常客,去外婆家最“气长”,一住就是好几个月。金刚庙南边隔一两家就是舅舅家。外婆住的是窑洞,贴崖壁挖的土窑洞。窑洞里边很大,还有“拐窑”,拐窑是牛圈和磨坊,也住人。印象中那时外婆一家极像“山顶洞人”,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最怕下暴雨,一下暴雨,窑洞就灌水了。因为是土窑,窑顶是庄稼地,庄稼地里有老鼠,老鼠爱打洞,雨水就顺着老鼠洞流下来了。我和外婆就用脸盆舀水往洞外泼,煞是紧张!实可谓“颤颤兢兢,如履薄冰”。生怕雨水把窑洞冲塌了,好在老天保佑,那窑洞结实着呢,直到废弃不用它还好好的。后来条件好了,找平地建房,几个表弟各自成家。舅舅在几个儿子家过,爱在谁家就在谁家,表弟们都孝顺。近几年,临潼规划建设国际旅游度假区,芷阳的村民全搬迁了,舅家也不例外,几个表弟都分了好几套家属房。都搬进了“芷阳新苑”,过上了和城市人一样的日子。

八十年代初,我从外地调回家乡,调入一所上属子校工作。这所学校条件很好,教学设备齐全,还有点“超前”的味道,教学质量也在全县名列前茅。但教师住房紧缺,由单位来分配。调入该校几年了,分不到一套家属楼。为了房子真是伤透了脑筋。负责学校的副所长(该企业的副职)说,我也没有多大权威性,我说甚么他们也不听。我对科研人员说,包括你们教师,有好单位,你们可以调走。因为我给人家连起码的住房也解决不了。后来几经周折,终于分到了一套八十平米的住房,一大一小的套间,厕所公用,各家有各自的灶房。九十年代,我再次调动(因为那个单位发不出工资了),我调到县城一所教师培训机构。教育局为教师建房,我申请了一套,不足八十平米,花了三万元购得。总算有了自己的窝了。孩子也大了,相继成家,各自又买了房。我和老伴儿都退休了,在石油城又买了一套一百多平米的房子,还带一个地下室。平时就我们两人住,节假日孩子们回来团团圆圆,其乐融融。

我的老家,因修”黄金大道“,村民整体搬迁,各家各户都得到相应的赔偿。我的老家也属于县城总体规划范围,整体搬迁,搬迁到什么地方,一时还说不准。我们从老老家搬出来的时间太早啦,那里没有我们的房和地,只留下割不断的浓浓亲情。

改革有“阵痛”,有这样那样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事实证明,国家富强了,人民的幸福指数提高了,吃穿不愁了。国家在利民富民的政策上不断向老百姓“倾斜”,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的力度越来越大了。有了习近平这样“毛泽东”式的人物领袖中华,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美好。我们的故乡会越来越美好。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们完全有理由告慰诗圣,您的美好愿景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了!

骊山是一个沧桑老人,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她是沧海桑田的见证者和记录者,那些连绵起伏音符一样跳动的森林高楼便是她畅抒幽情的乐章。她的记录是遥远的,跨世纪的,。她从“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洪荒时代就开始记录和见证,但从没有象今天这样“感动”和“豪迈”,从没有见到如此这般“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壮观与嬗变。这种嬗变是凤凰涅槃式的,有着“革命”与“史诗”的意义。

骊山,我的故乡我的根!骊山,她也是“人文始祖”伏羲和女娲生活过的地方,历来被称为“华夏源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她也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故乡,我们华夏民族的根!骊山的沧桑巨变,无疑也是我们人民共和国一个微雕式的缩影。但这个缩影深深地镌刻在骊山人的记忆中。这种记忆如同满天繁星、不胜枚举、无法言说,但用“刻骨铭心”“没齿不忘”来形容,实不为过。

篇二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家四代人生活、工作变化情况,平时不甚想,也觉得一般般。但要叫写篇征文反思这四十年,叫我感慨不已,由此我情由事出,领悟到我应对我们党的伟大、国家的日益强盛,带给我们百姓的恩惠,实应当知恩、感恩、报恩。

扼要的讲,一九七八年前,我父辈那一代人,家中七口人,住四十平米住房,拥挤不堪,还要业余时间拉架子车,寻活挣钱,下苦力。维持生计。那是吃饭靠粮本、穿衣要布票、吃肉拿肉票,紧紧巴巴过日子。我这一代人进入九十年代,家中四口人,已住上单位分配的一百二十平米的住房,月收入几千元,外出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不愁穿衣吃饭,生活医疗有保障,还用上了电视、冰箱、天然气。我知足之心盎然。

到了2010年前后,两个孩子先后参加工作,有了各自的家庭,住上了一百六十平米的房子,家庭收入在万元以上,家家有汽车、电脑等,生活诗意幸福。到了2015年前后,第四代人两个外孙,一个当了飞行员,买了房、车,准备今年国庆结婚。小外孙已考上了名牌大学。回顾四代人四十年的工作生活变化,和我年龄相仿的人,也都不差上下,有的更好一些,有些差一点,但都衣食无忧,生活安逸。想起这些变化,我心情十分激动,发自肺腑的感激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更加坚定了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我已是古稀之人,党龄五十多年了。经历了解放前、建国后,到“文化大革命”至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深深领悟到,我们共产党经历了多么艰辛才摸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创造业绩又是多么辉煌,所经历的国际国内形势变化是多么曲折复杂,中华民族生存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人民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过程。这些是多么不容易,是多么令人欢喜鼓舞。所以,我特别珍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退休后给自己写的座右铭是“平心静气严律己、理智处事宽待人。”并教育好子女,坚决拥护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做一个听党话、跟党走的优秀共产党员。

篇三

度过五年多的大学读书生活,我和同学们一样高兴地奔赴工作岗位,我来到了陕西一个军工厂。先做了两年的政工宣传后分配做生产管理,干了就是七八年。工厂加强教育,到学校又工作了几年。85年调入省总工会,先搞电化教育,后做物价监督执法,直至退休。回顾几十年工作,调动改行频繁,为了完成好领导交办的工作,不断努力学习、探索,虽没有多少成绩,但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踏踏实实干好一行,没有什么失误。整体来说一直是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忙忙碌碌、高高兴兴,最终成绩平平、两袖空空、身无长物。看看同学,大都是硕果累累功成名就的作家、高级记者、教授。和同学一比,汗颜不已,曾在同学作品的读后感中写到:‘’恭贺学友均大器,自愧津门枉寒窗‘’。我常想:同班同学,一样多的知识,为何如此大的差距?

儿子是改革开放时期读的大学,因为在校是党员和学生干部,学习成绩较好,毕业后择业选择机会较多,因所学文物保护专业,就到故宫博物院工作了。在认真做好工作同时,努力进修,读研读博,几年前被评聘为研究馆员,著书两部,在国家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多篇,纳入了故宫专家行列。我也常想:一样努力上进,为何儿子比我强的多?

闲暇时,我反复透视反复思索与同学横向差距和与儿子纵向差距,寻觅自己的不足,以总结教训。现在我觉得差距根基就在于所学非所用和所学所用问题上。我和同学工作时,还没有改革开放,干什么工作都由领导决定,个人没有选择的权利,更不能换岗跳槽,工作与原掌握的知识联系紧密,学以实用,自然工作就得心应手,学以致用继续专攻,成效必定显著。我和同学们是学语言文学的,他们用以所学并学以致用,就在同范畴中越练越精得以不断提高,于是就创造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而我基本上是所用非所学,即使在工作中重新学了知识,但而后又变动另一个工作,还得再从头学,仍然是所学非所用。不能说变动工作不对,工作需要是大局,任何时候都必须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但钢用在刀刃上,事半功倍,少浪费所学是最合宜的选择。儿子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对口,所学所用,学以实用,加上努力钻研积极进取,自然在没有弯路的径直路上行进就顺利得多,快得多。

差距的透视,道理的醒悟,我认识到:人事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择业双向选择符合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法则,有益于充分调动发挥人的积极性和智慧,有益于工作效力的提高与事业的发展,我由衷赞赏改革开放,确信新时代新征程中的伟大祖国继续奋勇前进,赢取更加美好更加灿烂的辉煌。

篇四

从1978年到2018年改革开放整整四十年,展望崇信四十年的发展变化,真是今天和四十年前两重天,让人难以想象,记忆犹新,回味无穷。在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在崇信县县委、政府领导下,在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紧密配合下,崇信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使全县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众所周知。

“崇信县,二里半,一个喇叭响全县,厕所饭馆面对面,一根纸烟转两圈,东西两街行人抬头不见低头见。”这是40年前崇信县城的真实写照。

40年前,崇信县城只有一条东街通往西街的街道,街道坑坑洼洼,一下雨,成立名副其实的“水泥路”,人们穿着高腰雨鞋走路,路上全是水和泥。这是一条繁华的街道,县委、政府等党政机关及学校都集中在这条街道。原锦屏小学(现在城区一小)隔壁,是全县“最大”商品“最全”的国营百货门市部,全县人都在这里扯布、倒煤油、买糖茶等生活日用品。原县委门口有一个早晚门市部和一所国营食堂。食堂早上8点开门,下午4点关门,买的素面每碗8分钱,二两粮票,议价面不要粮票,每碗2角钱。外地来崇信县的人,如果四点前不在食堂买饭吃,食堂关门后就没饭吃,只能在早晚门市部买饼干吃,最好吃的是鸡蛋糕,但很少。

40年前,崇信人出行基本靠步行。汭河大桥没有建成之前,要到平凉需从泾川坐大卡车绕道而行,每月一趟。回来时,从平凉坐车到白水或花所,步行翻山脱鞋渡汭河回到家中,后来由一月一趟车到半月一趟车。1976年,建成了汭河大桥,也有了通往县城的大轿子班车,每天来回一趟。如果赶不上,坐车的人就到白水或者花所,翻山回家。来往行人春夏秋过河渡水,冬天过河各自大队自行搭建土桥,让人们通过,春天暖和就把土桥拆掉。在我上学四五六年级到初中,从锦屏镇东庄到铜城完小上学,每天来回上学走20多华里的羊肠小道。1974年8月我从平师毕业分配到九功于家湾小学,每周六下午回家时,由于县上没有大桥,春夏秋都是脱鞋过河渡水,冬季于家湾村搭建土桥,人和自行车、架子车从桥上通过。有一次,星期日下午我来于家湾学校星期一上班,由于天下暴雨,河水猛涨,为了学生上课,我让于家湾一个身体强壮、高大的农民从河中把我拉过,当走到河中间时,水已到我肩膀和脖子上。

那时,要吃瓜果、蔬菜、肉,要到一定季节才能吃上,过年时机关单位从宝鸡等外地用车拉些韭菜,县城有钱的人买上一半斤过年,喂下猪的农民杀一头猪,卖点钱,留下的以少部分过年吃,多一部分自己淹成腊肉,贮藏起来慢慢吃。干部居民吃的供应粮,干部职工、教师每月28斤面粉,居民每月27.5斤面粉,中小教职工、学生每月30斤面粉,清油每人4两。农村人吃粮按劳动挣的工分多少,除生产队分粮外,就是自留地种的粮食。扯布要布票,无论是干部职工、居民、农民一家无论大小每人4尺布票,2两棉花票。衣服裤子穿烂后,打补丁再穿,小孩的衣服用大人衣服改着穿,有的人经济困难,买白棉布用红、绿、蓝等色化成水,把白布染不同颜色,晒干后做衣服穿。就拿1958年到1960年来说,当时,中国人民刚解放9年,加之多少年我国在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打仗多年,又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国家经济十分困难,处于一穷二白的面貌,正是走上坡路时期,那几年粮食连年欠收,就玉米高粱都很少,白面更少,人们吃榆树皮、把野菜挖回后,洗净放在锅里煮熟,沙上玉米面,做成野菜面糊充饥,我在农村时,把玉米推成玉米面吃后,粮不够吃,把玉米芯打烂,用石磨子推下来当粮食吃。就国家主席毛泽东、周恩来总理等老一辈子领导人和群众同甘共苦,吃糠咽菜。现在给青年人,孩子讲起来,他们不相信,因为他们没有亲身经历过当时的困苦,以为五六十年代人为了教育青少年乱编的故事,哄骗他们,实际上当年就是这样。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这40年里,崇信县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崇信县城不再是“二里半”,通过东拓西展,县城面积扩大到了6.5平方公里,县城高楼大厦林立,新区新世纪商住楼最高达到了33层,柏油街道四通八达,道路宽敞,夜间灯火辉煌如同白昼,大小宾馆、饭店、超市、商店应有尽有,休闲娱乐广场、公园随处可见。交通便捷,班车、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到处可见,汭河架起了多座大桥,再不用来往行人脱掉鞋袜、卷裤腿渡河,火车也通到了铜城,312国道延伸至县城,华崇灵、彭大高速也已开工建设……这些都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飞速提高,家用电器应有尽有,大米白面、各种肉类不离口,不想做饭,外卖一叫就送到家里,或者全家在街上饭店吃,要吃什么自己选,穿的衣帽鞋袜等生活用品讲名牌。农村打碾耕种机械化,村村通油路,家家住的小康屋,门前水泥路,太阳能灯火通明,文化娱乐丰富多彩,生活、教育、医疗、卫生、住所、医保条件优越。适龄儿童全部享受到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到初中学生上学,不收学杂费、书本费,学校教育现代化,学生住宿、吃饭学习条件改善。医疗条件大有改变,县城大小医院五所,医药门市部无数,干部职工、人民群众、居民的有医保,住院吃药报销,65岁以上离退休干部每年免费检查身体一次,社区医疗机构定时对老弱病残人群定时上门服务,人人都有养老保险,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每年都发养老补助,建成了福利院,让孤寡老人和儿女工作在外的老人得到了照料和关怀,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享、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新时代、新征程、新发展、新气象,在习近平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按照国家“十三五”宏伟蓝图规划,我们新时代的崇信县发展前景广阔。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县人民的紧密配合下,我们崇信县在不远的将来,随着国家的不断改革,城区人口不断增加,建设要达到县市标准,在“两个一百年”到来之际,崇信县从经济建设、民生、文化、环保、医疗、交通、旅游等有很大提升,人民生活奔向小康;
交通方面,不但有高速公路,而且有高铁通过;
环保方面,漫山遍野青山绿水,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医疗设施大大提升,大小病不出县,旅游事业不断发展,从城市游到农村游。总之,我县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经济建设发展之快,人民生活水平之高,交通公路、车辆之多,旅游事业之大。但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牢记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等老一辈革命领导人和无数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换来的美好生活,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把我县各项事业做大做强。

篇五

1978—2018,改革开放已历时40年。40年需要记录的东西太多太多,可总也找不到合适的角度,是孩子给了我记录的角度和灵感。孩子对我说,他们暑期有个征文任务,题目叫《我和爸爸妈妈比童年》。我忽然灵光一闪:改革开放这四十年,完全可以从我们老、中、幼三代人经历的角度,记录一下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思想的变化。

改革开放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的父亲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出生的,他这一辈子,出生赶在建国初期,成长赶在困难时期,念小学赶在非常时期,上中学赶在动乱时期,考大学赶在白卷英雄,找工作赶在上山下乡,婚姻赶在提倡晚婚,生孩子赶在计划生育,找工作赶在低工资阶段,人到中年又赶上了下岗再就业。对于50年代出生的人们来说,有太多不寻常的经历,这些经历记忆永久,终身难忘。他们经历了镇反运动,三反五反,抗美援朝,反冒进、大跃进、总路线,他们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恢复高考,市场经济、国企改革、下岗再就业,很多人辛苦了一辈子,不得不从头再来。不过,爸爸告诉我,他们出生在那个年代,感觉也挺好,虽然他们的童年没有吃香的喝辣的,但是他们也是生活在父辈的呵护下,他们还有相亲相爱的兄弟姐妹。他们来到这个世界,打记事起,就记住了这样一句话:我们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他们熟悉的第一首歌就是:“准备好了吗?时刻准备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他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忆苦思甜。他们曾经高唱:“世世代代不忘本,永远跟党闹革命。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他们的童年很简单、很快乐、也很自由,女孩子踢毽子、跳房子,男孩子滚铁环、摔泥巴,不需要花钱一样高兴。白面馒头就是他们最好的零食,哥哥姐姐替换下来的没有补丁的衣服就是他们最好的新衣。那会他们出行,近处靠的是“大金鹿”自行车,到现在我还清晰记得坐在爸爸自行车大梁上悠闲荡着双腿的情景;
远行靠的是简陋的绿皮火车,上面有燃煤的锅炉、贴着海绵的木板座椅,还有不停摇头的老式电风扇。

岁月匆匆,八十年代出生的我们,大多数已经为人父母。人们习惯对我们“80”后的评价是:“生在蜜罐里,长在熔炉中,活在战场上。”时间真是霸道又不留情面,悄无声息地带走了我们最想留住的青春。改革开放初期出生的我们,相比父辈算不上贫困,相比我们的孩子又算不上富足。我们吃过粮本买的大米,也喝过最早一批的碳酸饮料;
开学的时候,我们总会和爸爸妈妈一起,用牛皮纸或过期的挂历给新书包个“外衣”;
闲暇的时候,我们会把歌词整整齐齐地抄在作业本上,也会把喜欢的明星海报贴满自己房间的墙壁;
寒冷的冬天,被窝里总有花花绿绿的暖水袋,虽然灌满水之后会有浓浓的橡胶味,但它却给我们带来了心安的温暖。小时候的我,最爱的游戏是跳皮筋,“小汽车,滴滴滴,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还记得当时你跳过的最高高度吗?“80”后的我们,见证了祖国交通的迅猛发展,我们坐过“哐哧哐哧”、慢慢悠悠的绿皮车,也坐过时速300多迈的高铁,更有甚者直接就是“空中飞人”,天天坐着飞机穿梭在大大小小的城市。“80”后的我们,见证了通讯设备是怎样从座机、bb机、大哥大一步一步发展到现在的智能手机的,也见证了互联网从无到有,以及是怎样靠电话拨号上网到现在wifi遍布城市每个角落的。“80”后的我们,见证了改革开放的全过程,见证了香港澳门的回归,见证了神舟上天、蛟龙下海,见证了从1990北京亚运到2008北京奥运,见证了从“一带一路”到“亲亲上合”,也见证了党和国家团结带领人民成功应对洪灾、非典、地震等一系列天灾人祸......总之,我们见证了祖国的强大,见证了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

“雏鹰童眼看变化”。我的孩子,典型的“00”后少年,是个名副其实的奥运宝宝。他们出生在太平盛世,经历的是科技飞速发展和物质文化资源极大丰富的时代。我们过年过节才能购置的新衣,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常态,穿衣打扮更讲求个性和多变;
食,已经不单单是生活的温饱品,渐渐地变成了一门艺术、一门文化。肯德基、麦当劳,我们小时候见都没见过的奢侈食品,确是他们将就饱腹的快餐。人们越来越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私家车、高铁、飞机是他们的代步工具,出行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世界已然变成了“地球村”。更重要的是,伴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交通的便利,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转变,认知世界的渠道和方式开始多样化起来。孩子年纪虽小,但见识可不小。“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丰富的课外读物、先进的科学知识、超前的现代化教育、四通八达的网络、定期的旅行,他们小小年纪,便已饱览过祖国的大好河山、接触过各地的风土人情,每天都能了解到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新鲜趣事儿。见过世面的他们,思想更活跃,思维更开阔,语言组织与沟通能力更强,身体也更健康。

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40年,人生于不惑,国家见枯荣;
40年,物换星移,岁月如歌;
40年,可以让蹒跚学步的幼儿成长为国之栋梁;
40年,可以让奔流的大河充荡出广袤平原。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用40年成就了一场伟大的革命。从贫瘠到富裕,从禁锢到自由,从弱小到强大,从跟着别人学习到走在世界前列。40年,一部用伟大成就串联起来的改革开放史,无不让每一个华夏儿女为之骄傲!为之赞叹!下一个40年,到那时,我们的伟大祖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我们的亿万人民,将会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我们的中华民族,也将会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篇六

1981年我出生在青海省西宁市一个普通的厂矿家庭。那一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刚刚吹响,中国迈上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征程。因此,我和众多80后一样,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享受着改革开放成果成长起来的一代人。

我的父母们并非土生土长的青海人。20世纪60年代中期,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为应对当时中苏交恶与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做出了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战备转移,决定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展开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俗称“三线建设”。于是,在这样的情形下,我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响应国家号召,带着家眷陆续地来到西宁开始了新的工作与生活。这一呆就是近20年,我父母在这里相识、结婚,到有了我。1983年祖父退休,回到了潍坊老家定居。

幼年时代,因为需要照看,我常常生活在西宁和潍坊两地;
上学后,又时常跟随父母去探望祖父母,往返于两地之间;
大学时代,考上了南京的一所大学,寒暑假里我常穿梭在三个城市里;
如今工作生活在泰安,春节等小长假我会带着孩子们奔波于他们祖父母家乡淮安和我祖父母潍坊的城市之间。于是,火车成为我东来西去、南来北往重要的交通工具,它不仅凝结了我们几代人对家的独有情愫,也承载着我过去的美好时光,更重要的是鉴证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铁路事业的巨大发展变迁。

80至90年代乘坐火车,人们往往称之为“赶火车”。我想,之所以称之为“赶”,是因为“短缺”,没有充分的物质保障,事事、时时都处于焦虑、未知与忙碌的状态吧。就拿我们家来说,小时候,我和姐姐时常被爸爸妈妈带着在西宁和潍坊两地往返。那时“青岛与西宁”方向的列车每隔两天只有一班列车,所以火车票特别难买,没有票,进站就成为困难的事情。每次临行时,亲戚们百般周折请托朋友帮助进站。进入站台后,前来送行的叔叔舅舅姑姑婶婶们将送来的大包小包的土特产聚到一起,在当时这是最经济便宜的远途货物运送方式。一直紧张地等到听到广播里传来火车即将进站的通知,人们纷纷向远处张望,一张像黑猫警长脸模样的火车头映入眼前,伴随着“呼哧呼哧”的费力喘息声渐行渐近,随着一声“吱”的刺耳刹车声,火车头拖着长长的尾巴缓慢地停下来。那时的火车是那种又笨又慢的绿皮车,车头有绿色的也有黑色的,中间连着一二十节硬座、卧铺车厢和一节餐车,尾端还要拖拽几节箱货,车窗上、下方用两道黄色线条装饰,列车的车窗是从上向下打开的,从站台向里看去,只见人挤人、人挨人,满满登登、密不透风。

随着火车停下来,大人们开始慌忙起来,一边在站台上奔跑,一边搜寻着可以开启的列车窗口,为的是最短时间内能够扒上火车。扒窗的顺序通常都是预先商量好的,年轻的三叔用胳膊一撑最先爬上火车;
然后转过身费力地拉拽妈妈,另一边爸爸在站台上用力地托起妈妈;
妈妈上去之后,爸爸逐个将姐姐和我从低矮的窗户缝里塞给三叔,再交由妈妈看管;
爸爸最后在三叔的拖拽下爬上窗口;
大多在这个时候火车启动的汽笛声响起了,站台下的婶婶姨舅们着急地将行李塞给爸爸妈妈,三叔从旁边的窗口迅速地跳,来不及挥手道别,列车已经驶出站台好远。稍不留神,就有赶不上火车的可能。

不容喘息,爸爸便急忙在人群堆里寻找着能够让我和姐姐容身的地方。记忆中,爸爸总是把预先准备好的“马扎”拿出来,在征得“硬座主人”的同意后,从两个硬座间的夹缝中挤出“马扎”的位置,让妈妈和姐姐分别坐下,妈妈再抱着我,有时遇到好心的叔叔阿姨也会挪出一丁点位置让我坐在他们旁边。之后,爸爸在各种夹缝中寻找可以挤塞行李的空间,安置好行李,再穿过层层叠叠的人墙,前往补票车厢补票,一切安置妥当,最后随便寻找一个可以容纳两只脚的地方,才算是安定下来。

那时的列车软硬件设施很差,基本的安全性都难以保障,更无从谈起谈舒适度。车厢走道上、洗手池、车厢连接处等,到处是人。旅客们形态各异,有自带马扎或坐在行李上的,有倚着硬座靠背站着的,有的干脆席地而坐。除了上下车的旅客和推着售货车、叫卖着“香烟啤酒饮料,方便面火腿肠”售货员的在车厢内穿行,是很少有人走动的,整个路途中是根本没有乘务员清理卫生的。车厢连接处缺乏有效的安全保障,行人过往需要十分小心,有时一不注意就会被钢板挤到脚。大大小小的行李被见缝插针地塞在了置物架、桌子上、走道边和座位下,盥洗间也被充分利用,人满为患时厕所门都难以打开。形形色色的垃圾散落到地上,充斥在各个角落,时间久了,食物味、汗臭味、脚臭味混杂在一起,弥漫着难闻的气味。列车行驶的噪音、车厢内的说话声、打鼾声、争吵声、孩子哭闹声等等交织在一起,一片嘈杂。混杂的场景为小偷创造了各种可能性,失窃事件时有发生。

列车上的服务通常处于自给自足状态。因为人多,且服务效率跟不上,基本的饮用水都难以保障,有经验的旅客会事前自备暖瓶与开水。旧时的火车是没有空调系统的,如果是夏季,车厢顶端几个破旧不堪的风扇“吱嘎吱嘎”烦闷地摇摆着,丝毫感觉不到凉意。靠在窗边的乘客索性直接打开窗户,靠火车运行的风力“解渴”,以至于下车后才发现满脸尘土和碳渣;
冬季里特别是深夜,刺骨的寒风从破损的窗户里吹进,冻得让人睡不着觉,人们尽可能地裹上全副行囊,抱团而憩、相互取暖。

漫长的旅途中,人们没有什么娱乐。在白天,有的大人们会花五角钱在站台上买一份报纸反复翻阅、相互传阅,直至这份报纸几近揉烂;
也有三五人凑到一起兴致勃勃打牌的;
还有的偶遇老乡,天南海北地闲聊着;
到了列车广播时间,不论播放的是安全知识还是掉了渣的老相声,那可是唯一的电子产品了。欣赏各地沿途风光、数着无以计数的山洞、回首望着浩浩荡荡的车尾、看着交叉变换的铁轨、与姐姐手翻绳子、到站时探出车窗看着售货员来回推着售货车在站台上叫卖,好奇地猜测着售货车中的美食……对我而言,都算是娱乐项目了。有时,经过河南地带时,还会看到当地许多民众用自制的耙子娴熟地从行驶的货运火车上钩下大量的焦煤,然后收集到背篓里,蹒跚地背过铁路线。

晚上的日子比较难熬,摇摆的火车拖拽着疲惫的身子,大人小孩也都纷纷显出窘态。每当这时,爸爸会穿梭于几节车厢里,在众多的硬座座位下方搜寻两个相对开阔的位置,然后客气地与周边的乘客商量,妥善地把他们的行李安置好,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纤维布或者硬纸板平铺在里面,让我和姐姐小心翼翼地钻进去,算是有了睡觉的窝了。只是有时忘记了是躺在座位底部,一不小心抬头,额头就会碰个青包。而这样的待遇也是不可多得的,大人们通常会倚着座位靠背或者车窗小憩,有的依旧还站着,随意借助周边的硬物支撑着头部,微闭眼睛,略微休息。旅途的疲劳、睡眠的缺失,让夜晚显得更加地漫长难熬。

潍坊与西宁两地距离1800余公里,中间需要经过青海、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江苏、山东七个省份,过去的火车主要靠烧煤作为动力源泉,行驶速度非常慢,平均时速在40-60公里/小时之间,而且不论大站小站,逢站必停。进入秦川地带时,海拔逐步增高,地势也变得陡峭,列车穿梭在连绵起伏的山岭上,不停地在涵洞与隧道里钻进钻出,速度就更为缓慢了。一路上,列车“哐当哐当”的声音萦绕在耳畔,需要经过三天三夜的黑白交替,才能抵达目的地。

绿皮火车的经历一直伴我走过了初中阶段。高中时,随着爸爸妈妈收入的提高,我和姐姐的待遇也从“硬座下卧铺”转到了真正的卧铺车厢。旅途劳顿时爸爸妈妈有了休憩的地处,而我们有了更大的活动空间,兴奋地在上下铺之间攀爬嬉戏着,尽管早晚需要定点洗漱、排队上厕所,但是不再为基本的生活问题而感到尴尬为难了。火车的速度也随着年代的推移大幅度提高,我们的行程由过去的三天三夜逐步地缩短为不足两天两夜。只是依旧没有改变的还是一票难求,能买个卧铺或者座位票,始终都是困扰着大人的难题。

1999年我顺利地考试大学,踏上了前往南京的列车,手里拿着写有“k378”、“新空调快车”字样的票本,望着车窗外炙热的大地、热浪滚滚的麦田,内心觉得分外凉爽。尽管还是绿皮车厢,车内的环境却已经大幅改善,窗户都是双层真空全封闭的,并且配有窗帘、衣帽钩,每个座位桌子上都放置了一个垃圾专用回收盘,时不时会有乘务人员前来整理卫生,盥洗间无论任何时候都能正常使用了,车内的广播不间断地传送出轻柔的音乐,有时也讲述着地方的名胜古迹,流动餐车会定时提供简单饭菜,每到一个站点前都会有乘务人员报站提醒。或许是期待,或许是空调快车,总觉得列车服务与以前大不相同。

临近春节,回家的心情归心似箭。第一年自己买票回家,尽管从学长那取得了不少购票攻略,事先做了学校集体订票、托有经验的校友帮忙订票、预售点订票等多种预案,最终还是一一失败,只得夜里逃宿跑到鼓楼售票处排队买票。沉默寂静的深夜与人潮鼎沸的售票大厅形成鲜明的对比,寒冷的空气依旧掩饰不住浓浓的困意,我裹着厚厚的羽绒服,蜷缩着身子坐在小板凳上半寐半醒,觉得时间过得好慢,终于等到凌晨十二点,售票窗口开始放票了,黑压压的人群一时之间都朝向窗口涌动。我尾随着队伍,一步一挪地向前挪着,觉得时间好像停止了似的,好不容易挨到了售票窗口,忐忑不安地向售票员喊出车次、日期、所需座位类型,但还是被告知票已售完,容不及沮丧迅速改线兰州,才拿到了回家的票,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才悄然落地。

也就在那个时候,“春节回家的日子”有了一个全新的代名词叫做“春运”。寒假来临,我拖着笨重的行李箱,坐上了西去的列车,车内出现了严重的超载状况,绝大多数是大学生和返乡民工。乘客们都自顾不暇,这给小偷留有了可乘之机,列车上接二连三地发生了打劫和偷窃事件,尽管最后在几名热血青年和列车乘警的通力协作下制止住了,但还是让好多旅客心有余悸。经过河南地带时恰逢半夜,乘警使劲地敲击着行李架,唤醒熟睡的乘客们,提醒大家注意安全,以防财产物品受损。我不敢酣然入睡,一路上战战兢兢,终于熬到了兰州站,因为没有绿色通道,只能出了站台再折返回候车室,等待早晨通往西宁的列车。

2010年前后,而立之年的我,常常带着孩子回淮安和潍坊两地探望公婆与父母。此时的江苏,改变了过去主要靠汽车通行的历史,淮安这个三线城市也开通了火车,尽管还没有高铁,但是让我不再像以往坐长途汽车那么舟车劳顿,摆脱了孩子晕车、饮水、吃饭、如厕、休息的诸多困扰,新型双层列车在空间上的巨大优势,孩子们兴奋地在楼上楼下嬉戏,平稳的列车运行丝毫不会影响旅客们的休息,七小时车程在孩子们的追逐打闹中一晃而过。

此时的列车服务和过去也大相径庭了,全程供应冷热水、垃圾随时清理,每节车厢头都会有一个售货处,供应一些简单的代餐食品、零食、普通水果和饮料等,每次到站前乘务员都会认真地打扫卫生,并且温馨地提醒即将到站,上下车及时疏导乘客不要拥挤,排队上车,上车后主动检查行李的安全等,让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与此同时,通往潍坊的列车不光有普通列车,还有动车、高铁等多种选择方式。有时为了快捷,我们会乘坐“和谐号”,银白色的车身,光滑而流畅的线条,给人以全新现代化的气息,尽管列车的时速在300公里,但是却基本没有什么噪音,平稳度、安全性显著提升。我一直惊叹于火车到站时为什么可以如此精准平稳地停在指定的候车位置,免去了“赶火车”的各种焦虑。列车车厢也更为宽阔,干净明亮的车厢仿佛置身于飞机舱,每节车厢首尾都安装了电子显示屏,记录了列车的即时速度、车厢内外温度和到站提醒等大量信息,让乘客们随时了然于胸。洁白整齐的座套后方设置了便捷的置物袋和可折叠置物板,座位下还安装了脚踏,能够根据乘客需求调整位置,最大程度地提高了乘坐舒适度,座位旁还备有充电电源,满足办公与应急之需,空调的送风口也可以多角度调整,处处体现了人性化设计。坐在高铁上,不得不说是一种享受,乘客可以选择小憩,也可以选择学习、读书、听音乐,甚至是商务办公等,任何事情都不会被耽误。

高铁时代,改变我们的不仅仅是出行方式,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行为,过去患得患失买票的情景早已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电话购票、电脑购票、移动终端购票,只要拥有通讯网络,就可以清晰查看列车各项出行信息,随时随地就可以秒到需要的车票,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时至今日,改革开放40年后,中国改变了过去穷困落后的面貌,正大踏步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迈进。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一路一带”战略进程的推进,中国铁路事业也正以“高铁”的速度迈向世界,中国高铁不再是一种出行的工具,它将是带动国人走向更快更高更强发展速度的重要动力,成为引领世界发展的一面旗帜。

篇七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首《春天的故事》,相信大家应当都不陌生,这位老人,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一次特殊的会议,更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今年,正好是40周年,当年我正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阳光下茁壮成长的同学少年,见证着改革开放的风风雨雨。

今天,就让我们伴随着《春天的故事》,来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那些激动人心的变化。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改革开放的4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发展的4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人民过上了好日子。

小时候,我家住在和平广场附近,记忆中的和平大街,没有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最多的只是自行车,现在的和平大街已经成为沈阳著名的繁华的街道,每天人来人往,街道两侧种植了各种树木和花草,夏日里争奇斗艳,街道两侧屹立着形态各异的雕塑,夜晚建筑群上的霓虹灯交相辉映,那是多么美妙的风景!而我的家,早已住上了高档的住宅小区,虽然不在市中心了,但是小区的环境优美,居住条件可谓大幅度改善!

1980年我进入自来水公司,87年在调度室(现集团生产技术部)工作,亲眼目睹了我们沈阳供水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后,我们供水人先后建成了苏西水源、尹家水源、石佛寺水源、大伙房水源、黄家水源、翟家水源,最高日供水量达185.5万/m3,极大地缓解了沈阳市的供水状况,同时转变发展理念,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渡,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供水服务热线,进行二次加压泵站接收改造,解决“三峰供水”,使城市供水服务进入到一个良性发展的新时期。

特别是近十年,沈阳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发展,我们供水人审时度势,科学地预见社会发展对城市供水的需求,确立了“城市发展到哪里,城市供水就保障到哪里”的“城市发展,供水先行”发展理念。水务集团组建后,实现了水资源区域一体化管理,供、污、排一体化经营;
生产、运营、服务与资本一体化运作的城市水务新格局;
实施大伙房水库二期工程,建设东、西净水厂,极大的提升了沈阳城市的供水能力;
开展“先服务、后确责”创新服务工作模式;
实施小区管网改造工程,农村饮水安全改造工程,沈阳城市供水实现了由“喝上水”向“喝好水”的历史性转变,40年的改革发展,使我们沈阳水务发生了巨变。

“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40年的改革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0年的沧桑巨变,4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我坚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40年!

篇八

今年5月16日,我领到了由武汉洪山区不动产局颁发的洪山区鲁磨路中建三局鲁巷片区危房改造还建房《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动产权证书》,标志着我终于住进了属于自己的房子!

上世纪60年代末,为响应毛主席“三线建设要抓紧”的号召,我被建工部三局二公司(二公司前身)招收到贵州平坝的加工队工作。1972年初,经朋友介绍,认识了我爱人。很快我们便相识、相知、相恋,1972年10月举办了婚礼。后来经申请,夫人也调到了加工队,适逢加工队在搭一栋钢架房,四周用竹蓆围挡,屋面用油毡盖顶,室内用竹蓆分隔成4户,我们分到一间约15平方米的小屋。我找来竹蓆将房间一分为二,里间做卧室,外间支起炉灶做厨房,又在靠东头搭了一间柴炭房,堆放柴禾及零星杂物。虽然条件艰苦,生活拮据,但我们感到十分快乐,在这间小屋里,我们迎来了儿子的诞生。

1975年8月,公司奉命调迁武汉。我们一家三口从平坝出发,经重庆乘客轮到武汉。提前到达的同事听说我们回来,帮我们在驻地华中工学院西门一处空地上搭建房子,前面用纸板围挡,后面利用学校2米高的毛石围墙,屋面盖上一层油毡,面积20平方米。我们到达驻地后,几个同事又帮我们平整室内,搬运箱子和木床。大家平地、打扫卫生、开箱、铺床,忙得不亦乐乎。武汉的夏天天气炎热,气温高达38度,儿子当时未满周岁,晚上热得难以入眠,我们不知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后来,我们逐渐适应了武汉的气候和水土,过着繁忙而紧凑的日子。1976年6月,我们的女儿诞生。

1980年10月,加工队奉命从市区调往公司纸坊基地,成立木材加工厂。我们一家随迁纸坊。基地没有多余的空房,厂领导就安排在厂区后面新建一栋砖木结构、上盖石棉瓦的简易平房。按照人口多少,我们分到一间约27平方米的房间。就这样,我们在简易平房里安心地度过了2年。后来,基地有职工调出,腾出了房子,我们便住进了两室一厅的正式宿舍。虽然房间紧邻马路,灰尘大,又是底层,但面积好歹有60平方米,比油毡棚好多了。

1984年6月,我被调往深圳分公司。当领导找我谈话时,我提出一个请求,希望将住房调换一下,给妻子和孩子们更多安全感。正好基地有人调动,我们就搬进一间70多平方米的住房。1987年8月,我从深圳分公司调回公司总部,虽然和家人在同一个城市,但因为距离太远,还是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每周六下班,公司用通勤车将我们载回纸坊基地,星期一早上天未亮又将我们载回公司上班。这样的生活持续了6年。

1993年,公司在鲁巷基地新建职工住宅楼,领导同意将我家从纸坊基地搬过来,将一楼一间三室一厅近100平方米的旧房分给我。室内非常潮湿,也很凌乱,但为了一家人能在一起,我心里还是很高兴。没过多久,为了解决一个同事的住房困难问题,单位希望我让出大房,调到两室一厅80多平方米的旧房。我心想,虽然面积小一点,但楼层高,更安全,也不潮湿,况且两个孩子都在外读书,房间也够了,于是欣然同意。1998年,公司进行住房制度改革,我花了2万多元将原房及扩建的阳台买下,并办理房产证和土地使用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党的政策温暖人心。2011年,二公司启动鲁巷片区危房改造工程,将基地的5栋住宅及机关用地改建为2栋33层住宅及1栋24层的综合办公楼,其中1栋住宅还建给原基地的职工。从动员开始,仅用1个多月的时间,住户就签下了搬迁、还建协议。2012年2月,改造工程开工,2014年4月基本竣工,我领到了自己的房间钥匙。经过4个月的装修,我们高兴地住进了新房。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我家住房的变化可以看出,党的民心工程为普通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城市危房改造,使人民安居乐业;
农村危房改造和搬迁,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号角。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祖国将越来越富强,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篇九

1976年夏天的一个早上,四川省乐至县民胜乡小学操场。

“快来看啊,她穿了条男人的短裤!”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大喊起来。

随着小男孩的喊声,同学们迅速从四面八方跑过来,围在穿短裤的女孩周围,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

“真的是男人的短裤呢,还有两个荷包!”

“可能是她爸爸或哥哥的裤子。”

女孩羞愧难当,用双手捂着脸,强忍着泪水跑开了。

那个女孩就是我。因为当时家里实在太穷,连饭都吃不饱,更别说买漂亮的短裤了。无奈之下,母亲干脆把我的旧长裤从膝盖以下部分剪掉,就变成了短裤。平时,我只在家里穿穿,可那天天气实在太热,没多想,就穿上去了学校,没想到被同学们当成了笑料。

我深知父母的艰辛和不易,没敢把这事告诉他们。然而,我再也不敢把这样的短裤穿到学校了。

从此,我埋头苦读,希望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穿上漂亮的新衣服。

(二)

后来,家中经济条件稍有好转,我不用再把长裤改成短裤了,可穿新衣仍是稀罕的事。只有逢年过节,家家户户才去镇上买点布料,让村里的裁缝缝制简单实用的新衣。虽然款式老旧,但毕竟是新衣,大人小孩都很开心。

1987年夏天,班上一位女生到市里参加数学竞赛,买了一条漂亮的红裙子,穿在身上,火一般耀眼,惹得我们这群没出过远门的农村女孩羡慕不已。从那时起,拥有一条漂亮的红裙子,成为我心中挥之不去的梦想。

带着对红裙子的渴望,熬过那些或苦涩、或疲惫、或伤感的日日夜夜,我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成为山村里飞出的第一只金凤凰。

当我满心欢喜来到美丽的山城重庆,看到满街衣着光鲜的俊男靓女,相行之下父母节衣缩食为我添制的新衣服顿时显得黯然失色。

第一次来到城里,第一次被“城乡差别”所震撼,我心里不免有些失落。好在我不贪慕虚荣,深知穷则思变、勤能补拙的道理,一头扎进书堆里刻苦学习,相信未来会越来越美好。

(三)

1994年7月的一天,重庆师范学院荷塘旁。

落日的余晖给美丽的校园镶上了一道金边,球场上洋溢着青春的呐喊。我的一位室友,身着一件红色长裙,在荷塘旁的葡萄架下,全神贯注地拉着小提琴,任头顶的葡萄叶沙沙作响,任池塘里的金鱼游来游去、荷花摇曳生姿……

我陶醉在这如诗如画的风景中,迷恋于室友那火一般的红色长裙……

“老四,我记得你大学时穿的那条红裙子,好漂亮呵!”大学毕业一年后,我无意中跟室友提起她那条红裙子和自己当时的羡慕之情。

没多久,室友竟将那条红裙子邮寄给我,以解我心结。可当我穿上那件红裙子时,发现并不像想象中的那般美好。

原来时代在变,衣服在变,我的审美情趣也随之改变。

(四)

“老大,你怎么越活越年轻、越来越漂亮?逆生长吗?”

2015年7月,我们从四面八方回到母校,参加毕业20周年同学聚会,室友看见我,情不自禁地大声惊呼。

会上,大家一致选我给老师送礼物。而这种“抛头露面”的事,在大学时是根本轮不到我的。

聚餐时,有男同学开玩笑说:“邓同学,你现在好美,我们原来怎么没看出来,错过了啊!”

我嘴上虽说“过奖了”,心里却像喝了蜜一样甜。

他们不知道,毕业20年来,我从没有停止过拼搏,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

这些年,我看过很多服饰方面的书,发现还是旗袍最美,它把女人的美恰到好处地展现出来。因此每次逛商场,我都会去看看旗袍。同学聚会前夕,我终于相中一件花色、款式及质地都不错的旗袍。

当我穿上这件花色典雅的桑蚕丝旗袍,一股浓浓的古典情趣弥漫开来:高高竖起的衣领尽显纤细的脖颈,盘旋扭结而成的花扣两两相和,紧束的腰身让人平添自信……昔日的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难怪同学们会刮目相看。

感谢改革开放带来的美好生活,也感谢自己没有放弃奋斗,找回了女人的自尊与自信,收获了快乐与幸福。

篇十

出生于1979年的我,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我对改革开放有着特殊的情结。

在我小时候,上大学难于登天。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陆续读完了小学、中学。考大学时,正赶上高校扩招,我如愿以偿进入大学。离家那天,鞭炮声响彻整个小村庄,全村老小都来送我。父亲感慨地说:“我小时候穷得连小学都没上完,现在你能上大学,除了自己的努力,更是沾了改革开放的光。在大学里,你一定要好好学习。”那时,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向往,意气风发地说:“爸,我一定学有所成,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这些年,求职机会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学生毕业不再包分配。铁饭碗没了,求职相对来说更艰辛,却给了大学生更多自我选择的机会。2002年,我大学毕业后在武汉求职,最终幸运地进入三局。工作下班后,我喜欢漫步在武汉长江之畔,晚风轻拂,两岸灯火璀璨。我陶醉在这美景当中,心想:如果不是改革开放,也许我一辈子只能呆在老家,守着父辈留给我的那一亩半地,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

这些年,家乡变化大。自从我离开家乡到武汉,已经二十多年。记得我刚上大学那阵,村里还很穷,很多房子都是土坯房,路也是土路,刮风一身土,下雨一脚泥。等到冬闲时候,村里人除了打牌,好像无事可干。而近年我回乡发现,村子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很多家庭都盖起了楼房,村里的土路也铺上了柏油。乡亲们告诉我,如今国家重视农业,新农村建设加快,种地的收益比以前多,加上年轻人都出去打工,挣了不少钱。除了生活条件的改善,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乡亲们对未来信心满满。

这些年,回家更便捷。2008年,我国第一条真正意义的高铁——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此后的10年,从平原到水乡,从沙漠到海岛,高铁如条条银色丝带,串起座座城市。记得以前我在深圳上班,每次回湖北老家,除乘坐10多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外,还需坐3个多小时的汽车。如今,只需坐20分钟的火车,再转乘4个多小时的高铁就可从湖北老家汉川到深圳,真像做梦一样。

每当过年从武汉回到老家,亲戚朋友们见到我总是十分羡慕,因为改革开放让我考上大学,走出农村,拓宽视野,过上了美好生活。作为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在这个特殊年份,回忆过往的岁月,我觉得自己无比幸运。而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大,我一定要增强本领,不忘初心,与时俱进,用奋斗的激情点燃人生。

篇十一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不知从何处飘来一个汽球,掉到姨丈家的院子里,汽球下面还捎着些图书和牛肉干等食品。这真是天上掉下来馅饼!我立刻被精美的图书所吸引,图书上有许多彩色图片,现在只能想得起其中的一幅:在一部小货车上,几个人正忙着搬运一些电视机;
至于上面的文字与数据,我是不感兴趣的。当我把图书拿出去到处炫耀的时候,小伙伴们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这让我感到很满意。在我的记忆里,这一次经历总带着神秘的色彩,直到后来才知道,这是台湾那边搞的什么“宣传攻势”,目的是宣扬台湾经济发展的成果,油然一笑。

我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真正能够记事要到八十年代中期,那时候的中国正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改革开放**年,就是我这一生的前**年。一路走来,蓦然回首,目睹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其间的感触已不能简单地用“惊讶”来形容。

在我成长的记忆里,父辈们不止一次地在我耳边提起“工分”、“集体”这类词语。七十年代中期物资还很匮乏,村民们是“一起干活一起吃饭”,大米平时吃得很少,主要粮食是地瓜,买油要油票,买肉要肉票,买布要布票,而“油肉布”票要用“工分”兑换。“工分”是由“集体”根据个人劳动生产的贡献评定,因此劳动力多的家庭能够得到更多的“工分”。照明用柴油灯,没有电视、报纸,每到夏日的夜晚,村民们便聚在祖宅前的大广场听广播,这是他们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也是在每日的辛劳过后能够得到的唯一的休闲娱乐。

那时候父亲负责管理村里的一个林场,带着十几个人守着一个山头。那座山距我们村很远,据说是不知哪一代的祖先置下的“产业”,目的是保证子孙后代有柴火做饭。父亲说,当时生产队唯一的一辆自行车是专用的运输工具,他们隔三岔五要千里迢迢地把木柴运回村里。这种景况一直持续到七十年代末。

邓小平同志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摆脱贫穷。“平均主义”、“大锅饭”必然要被历史所抛弃。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确立,极大鼓舞了广大的中国农民,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在新的体制下,中国农民表现出了更大的劳动激情。八十年代以来,村里越来越多的人办起了废品回收,现在已有不少人跻身“百万富翁”行列,我们村成了远近闻名的“亿元村”。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一些眼光独到的村民更是办起了塑料加工,直接向工业企业提供原料。农民不再依附土地生存,农村经济朝着多元化转变。现在到村里转转,你会发现楼房林立,道路规整,俨然成了一个小城镇。

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大陆东南一隅的这个小村庄发生的巨大变化尤其让我感叹不已。不久前的一个月夜,当我漫步在村道旁林荫下的时候,远处广场那边隐隐传来优美的音乐声,我不由得加快脚步,以图瞧个究竟。接近广场,只见男女老少一群人正和着音乐翩翩起舞,曼妙的舞姿,洋溢的笑容,把人带到一个诗一般的美妙世界,广场上仿佛有一股脉脉的欢乐气息正在弥散,感染了周围的人们。月色美,歌声美,舞姿美,人也美,这一切似乎都在告诉人们:生活是甜蜜的!

我对父亲曾经呆过的那个林场一直怀有一种奇怪的感情,虽然我从未去过。几年前,村委会筹资在山上盖起了一幢别墅,时隔**多年,林场再次迎来了守林员。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父亲兴致勃勃地约了**年前一起在上面种过树、砍过柴的伙伴,说是“看看去”。我想,当父亲**年后再次重游林场故地,心中必然会被一股强烈的感慨充溢着。沧海桑田,那里的山也许还是那样苍翠,那里的树也许还是那样繁茂,不同的是那里的树木已不再是他们从前眼中的“柴火”。

改革开放**年,变的不仅仅是房子、道路这些物质的东西,更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以及观念意识等等“内在”的东西,记忆的锁链联系着村庄的过去与现在,使我更为确信这个观点。改革开放**年,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来说是辉煌的起步,很难想象再过**年,中国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我的村庄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小时候见过的那捎着图书的“汽球”不知又要飘到何方去了。

篇十二

清晨的超市中,琳琅满目的世界商品整齐罗列在柜台上;
城市的街巷里,快递小哥把堆积如山的快递分发到“海淘族”手中;
旅行社的橱窗里,“出境游”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度假选择……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实现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60%;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促进国家间区域经济合作,释放巨大的经济能量;
人民币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获准纳入sdr,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开放的中国拉进了与世界的距离,汇聚了奔涌的活力,留下了新时代的光辉印记。

又是一年改革时。将时针倒拨40年,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脚步,亿万生产力得以解放,中国推开希望之门,一系列改革措施,让中国大地迎来了大放光彩的春天。

对于改革开放意义的探究,40年来始终未曾停止。人们纪念这一有着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为中国回归发展建设的正轨而庆幸,为生产资料流动渠道得以疏通而欣慰,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念而欢呼雀跃。更重要的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进程在经历曲折之后,再次按下了快进键。

“40年前,中国开始追赶世界。20年前,中国逐渐融入世界。如今,中国正在影响并改变世界。”从追赶、融入到影响世界,在现实与历史交汇中,我们从改革的轴度,读懂一个民族深化改革开辟未来的信念,见证一个国家拥抱世界增进人民获得感的决心。

举目已是千山绿,宜趁东风扬帆起。

在过去40年里,我国有1.2亿人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我们的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5.7年提高到11.9年,人均gdp则从186美元增长到8866美元,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从2.3%上升到15%,全世界减少的贫困人口中70%来自于中国。如果把镜头拉得更近些,我们还会发现,40年前深圳不过是毗邻香港的一个小渔村,到如今已是高楼鳞次栉比的国际大都市。不久前深圳gdp总量超过香港,青出于蓝,而愈发荣耀。

我们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更多的不是为了回忆昨天,而是为了面向明天。40年前,邓小平同志果断拍板,明确了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和中心工作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离开了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的改善,革命就是空的。”如今,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审议深化改革开放,因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发展是国之计,也是民之生,影响当下,更关乎未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续写辉煌,使命光荣。

开放的中国呼唤创新奋斗。行者方致远,奋斗路正长。“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更加壮阔的征程在我们脚下展开。“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只要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鼓舞着每一个人。我们要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实现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在我们广袤的国土上继续书写13亿多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

开放的中国依靠人民力量。“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
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依靠13亿人民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我们才能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伟大的历史,由人民共同书写;
伟大的时代,是人民共同创造;
伟大的梦想,靠人民共同完成。

开放的中国凝聚民族梦想。数十载长河浩荡,九万里风鹏正举。改革开放不仅是物质财富的累积,更是文化力、精神力的飞跃,彰显着一种崭新的价值体系。朝着同一个发展的目标,中华民族大家庭同心同德、守望相助;
中国人民的辛勤劳作、发明创造,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心怀梦想、不懈追求,以整合性和包容力形成了一个“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漩涡”。而这,正是实现伟大复兴最坚实的底气、最强大的动力。有着中国梦的托举,有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我们伟大的国家、我们伟大的民族,一定能够扶摇而上,飞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又是一年春好处”,春光明媚,广袤的海洋正萌生着新的色彩向我们微笑。以奋斗者的姿态走进春天吧,在这个春天里,风正恰扬帆,既播洒希望,又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