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分层教学_如何加强高中数学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指教师要根据班内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承认和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能在原有基础上充分发展自己。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同时“教”一定要适应“学”,在教学目标、内容、途径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一、分层教学的实施依据
  (一)素质教育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数学本身,对学生的评价也局限于考试成绩,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的做法。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而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实际情况则是:在高中数学学习中两级分化的问题非常突出。想要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而不是空喊口号,分层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二)学生差异性的要求。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方法、态度,努力程度以及兴趣爱好等因素,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差异。分层次教学能够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进步。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法
  (一)尊重学生意愿
  科学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和保障。作为教师,一定要走近学生,充分了解他们的学习现状,掌握每个人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了解越深刻,分层的时候便越轻松越科学合理。
  这里特别需要提出的是,高中生的自尊心都非常强,如果人为地对他们进行定性,会导致后进生自尊心受到伤害,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不妨把他们分为一二三组或者ABC组,教师只要自己心中有数便可。学生则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实际情况,选择加入合适的层级。
  (二)教学设计合理
  ⒈课堂问题合理分层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课堂问题设计既要完成既定教学目标,还要兼顾不同层级的学生。这就对广大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设置符合三层学生不同需要的问题。根据题目的难度,选择不同层级的学生来回答不同层级的问题。基础较差的同学通过回答问题积累了信心,有了新的收获和学习动力,基础较好的同学有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和冲动。此外通过课堂提问,可以进一步了解了学生对数学相关问题的掌握情况,为接下来的针对性备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⒉布置作业合理分层
  课堂和课后练习题,同样需要分不同的层级进行。例如,可以分为“再现型”、“巩固型”和“提高型”三类题目,或者分为“简单型”、“较难型”、“困难型”等类别。让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层级能力选做,同时还要注意不要限制学生,如果选择“简单型”的学生觉得自己已经比较好的掌握了自己所属层级的相关知识,则可以进一步探讨“较难型”题目,这样不但能让学生自主进步,还能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动力,让他们有信心实现“升级”。
  ⒊课外辅导合理分层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对不同层级的学生进行因人而异的辅导:对高层级的学生以引导为主,让他们探究更深奥的问题,不停地提高自己的水平,不能停滞更不能退后;对低层级的学生要有耐心,细致讲解他们不懂的问题,并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
  但是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可以让高层级的学生与低层级的学生结成学习对子,让学生互相帮助,同时进步;要多鼓励学生敢于开口问问题,不要因为觉得问题简单自己问了会“没面子”,要让学生明白,通过不断的努力一定能不停地进步,同时引导学生不要有负面情绪。
  ⒋层级可以合理调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教师会发现学生的水平会有变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提出“升级”愿望,让学生从低层级升到高层级。这不仅让升级的学生非常有成就感,还能在班级里面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风,最终促使大家一起进步。
  三、分层教学的实施感悟
  分层教学与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创造性思维密不可分,在这个过程中,改变了以往只抓尖子生的做法,增强了学生学习的针对性,让不同层级的学生各取所得,所有的学生都体会到了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同时,通过与学生的细心交流,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当然,在实践分层教学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教师负担的加重等,如何把教师负担减轻,还需继续探讨。总之,分层式教学是一种操作难度较大的教学模式,有待于在实践中继续完善和改进。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后塍高级中学南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