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 [新课程背景下怎样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益]

  摘 要:在新课程中,更注重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实践性和效益性,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发挥其主体性。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该怎样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益呢?对此,笔者将加以具体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 英语课堂教学 教学效益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若想提高教学效益,则需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因而,教师需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益。
  一、 妙用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1. 注重新课导入,激发学习热情
  在新课教学时,教师需从一开始就将学生带入学习状态中,才可能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应注重新课导入的方式,如可以用讲故事、欣赏英文歌曲、直观刺激、游戏等方法导入,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高一必修四Unit 4 Body Language时,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导入新课:教师在课前几分钟作出一些表情、手势,然后让学生猜其意思,这样,可以了解学生是否理解这些身势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趣味性地引入单元主题,形象地告知学生肢体语言也是传情达意的一种方式。
  2. 注意有效提问,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紧扣课本,设计具有启发性、引导性、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以调动学生的探知欲,使其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从而主动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如教学Unit 3 Travel journal时,教师可以提问:Imagine you are planning a trip. What are you planning for the trip? Where do you want to go and what are you planning to do each day? How are you getting there?这样,通过学习任务让学生主动思考,运用所学知识来安排旅游、优选旅游地点、路线与方式,从而提高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3. 妙用多媒体技术,增加学生体验
  多媒体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的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意识,增强情感体验。因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呈现知识,让学生轻松地接受知识,提高教学效益。如在进行口语与听力训练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创建丰富的语言材料,实现视听融合,营造一定的语言环境。如BBC、 VOA、 名人演讲、英文电影、英语金曲等,让学生处于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下,主动接触、感受与学习英语;如在进行discussion口语教学时,可以介绍有关话题的句型与词汇,同时提供相关的像、声、文、图等背景,接着引导学生根据情景展开演练等。此外,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和英语语法讲解时,教师也可以巧用多媒体,以增加知识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 巧设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益
  1. 活动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新课标提出,教师应能充分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创造性地实现教学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在活动设计时考虑班级特点、学生接受能力、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认真研读教材,掌握教学重点与难点,然后适当加工与整合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贴近。如教学高一必修二Unit 1 Cultural relics时,教师可以对教材中的活动设计加以调整,以便让更多的学生参与。首先,复习Reading部分,以The Amber Room进行导入,让学生于情景交际中对所学词汇加以复习,同时以幻灯片列出课堂上可能会用的词汇。通过词汇复习,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让学生有话可说。然后快读课文,让学生对文化遗产归属问题加以讨论。以身边事例创设情景:若在附近工地上挖出一个古物, What should the workers do? (教师可提供相关句型与短语,以供模仿)
  2. 多样化的活动形式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学习特点,注重活动形式的多样化,以提高课堂参与度。
  例如,高一必修二Unit 1 Reading部分的教学,可运用不同形式,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完成全文教学。 Part 1为Introduction, 这一部分,可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寻找出该段落的中心,再让每组围绕中心设置一个在文章中有答案的思考问题,向其他小组提问。如“What is the color of the Amber Room?”。而后教师对内容加以梳理,并以幻灯片呈现关键词。 Part 2主要是History, 该部分可开展师生互动活动。如围绕“How many owners were there? Who were they?”这一中心话题,教师可设计人物链图示,然后提问学生。接着围绕“How did they use the Amber Room?”这一中心问题,以集体填空形式加以解决。因前面环节的铺垫,学生易于找出答案。 Part 3部分主要是Missing, 该部分内容不多,且较为简单,因而可进行老师与个别学生的互动活动。教师可紧扣中心来设计选择题,然后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快速阅读。在课文中找出问题线索,同时选出答案。接着让个别同学回答,全班评价。而Part 4部分是Rebuilding, 可进行pair work。 让两位学生为一组,然后在“Who, When, How, Why”等关键词的提示下,一学生设计问题而向另一个学生提问;另一个学生答问,同时对答案加以整理。当学生完成pair work后,教师对学生所提的问题加以点评与补充。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展示机会;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