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天津市2022届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天津市 2022 届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 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 24 题,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下列关于“努力”的名言有
A.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这说明认识自我可以
A.从生理方面来认识
B.从心理方面来认识
C.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
D.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
3.亦师亦友是良好师生关系的体现。下列场景符合这一关系的是
①师生共建班级群
②师生在一起打球
③学生拒与老师交流
④老师倾听学生发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朱彦夫是一名经历了长津湖战役的特等伤残军人。退伍后,他带领乡亲建设家园,把穷山村变成了先进村。他的伟大在于
A.追求荣誉
B.赢得赞扬
C.创造和贡献
D.有竞争意识
5.青春飞扬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青春有格要求我们
①行己有耻
②止于至善
③因善小而不为
④养成自省习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美好事物促进精神发展,丰富情感体验。下列行为能获得美好情感体验的是
①欣赏高雅的艺术作品
②遇到困难后就一蹶不振
③走进博物馆与历史对话
④亲近自然游览大好河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各司其职、密切合作,在地面人员配合下,圆满完成各项预定任务。这说明
A.坚持集体主义就要放弃个人利益
B.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C.集体力量源于成员共同目标和团结协作
D.集体力量的大小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
8.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这说明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依靠社会舆论保证实施
C.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9.学生小明沉迷网络不能自拔。下列能帮助他走出困境的建议有
①学会“信息节食”
②参加学校社团活动
③投身社会实践活动
④彻底远离网络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下行为属于诚信表现的是
A.如实填写档案
B.隐瞒错误行为
C.销售过期产品
D.抄袭他人作业
11.对右图中女孩的行为最贴切的评价是
A.平等待人,增进信任
B.关爱他人,温暖社会
C.礼貌待人,语言文明
D.尊重他人,消除隔阂
12.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新时期加强军队建设
①要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②要求我们青少年人人都要服兵役
③是适应国家安全环境变化的需要
④是因为人民军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柱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设立“国家宪法日”是增强宪法意识的重要举措。增强宪法意识,中学生要
①学习宪法
②认同宪法
③制定宪法
④践行宪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下列表述能正确体现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是
A.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B.只履行义务不享受权利
C.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
D.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
15.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以下属于我国行政机关的是
A.人民法院
B.人民政府
C.监察委员会
D.人民检察院
16.火车有了轨道的限制,才能顺利地行驶;车辆有了红绿灯的限制,才能安全地通行。这启示我们
A.无法治不自由
B.有规则无自由
C.自由是没有限制的
D.自由就是无拘无束
17.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不断证明,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
A.共同富裕
B.依法治国
C.改革开放
D.按劳分配
18.我国着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中国芯”“智能造”“数据港”等硬核技术加快发展。这表明我国
A.坚持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
B.科技发展水平已全面领先世界
C.已经跨入了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D.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19.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我国人民民主的真谛是
A.人人都能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B.保障和维护公民的一切利益
C.规范权力运行,防范权力滥用
D.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20.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令人惊叹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中国风”赛道、“S”形“雪 如意”跳台……这些承载着中国元素的设计体现了中华文化
A.历经沧桑,引领世界
B.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C.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D.全盘吸收,兼收并蓄
21.从井冈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特区精神,到抗疫精神、北京冬奥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具有
A.勤劳勇敢的品格
B.自信自强的品格
C.与时俱进的品格
D.爱好和平的品格
22.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需要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A.民族区域自治
B.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3.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成立 70 年来,推动了国际经贸往来,各国企业共享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这说明世界是
A.紧密联系的
B.持久和平的
C.普遍安全的
D.复杂多变的
24.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学习时,勉励青年:“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
B.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C.学习是人生的重要航标
D.既重视书本学习又重视实践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
2.本卷共 8 题,共 52 分。根据各题要求,回答问题。
25.(6 分)有人说:“拥有一个对自己有深刻而良好影响的朋友是人生的幸运。”
请简要回答“有深刻而良好影响的朋友”会给你带来哪些力量?
26.(6 分)
阅读上述两则故事,简述为什么每位劳动者都值得尊敬和学习? 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 7 页(共 8 页)
27.(6 分)
小津的做法践行了什么理念?除以上行动外,请你为“建美丽天津”再支一招。
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依据材料作答
28—29 题。(16 分)
【 法律温度】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是世界上最广为接受的公约之一,截至 2015 年,已获得包括中国在内共 196 个国家的批准。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体系,2022 年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对这一法律体系作了有益补充,将家庭教育由“家事”上升为“国事”。
28.(8 分)结合上述材料,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说明出台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原因。
【德法同行】
江梦南生活在充满爱的温馨之家。她自幼双耳失聪,家长从未放弃,教她学习发音和唇语。她父亲说:“梦南说一个字,我们可能要教一万遍,还不包括她自己偷偷练习。”在父母的抚育下,江梦南以惊人毅力完成了各学段学业,现正在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29.(8 分)请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对以上家庭故事进行微点评。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高瞻远瞩、满怀豪情向未来。依据材料作答
30—32题。(18 分)
【中国力量】
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面对诸多问题,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30.(6 分)依据材料,完成表格。
【人民信仰】
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我们也最有信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人民为中心,同心奋进新征程,同心建功新时代,同心共圆中国梦。
31.(8 分)阅读材料,请阐明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民族希望】
2022 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有带领乡亲们脱贫奔小康的 85 后第一书记,有在奥运赛场摘金夺银的运动健儿,有年轻有为的科研工作者,有投身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 90 后女生……一个人的故事,一群人的缩影。他们在奋斗中闪闪发光的青春,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
32 .(4 分)以他们为榜样,在奔向未来的青春赛道上,你应该做哪些准备?
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第Ⅰ卷(每题
2 分,共
48 分)
1.A
2.D 3.B 4.C 5.B 6.C 7.C 8.D 9.A 10.A
11.B 12.C 13.B 14.A 15.B 16.A 17.C 18.D 19.D 20.B
21.C 22.D 23.A 24.D
第Ⅱ卷(共 共
52 分)
25.(6 分)示例:对一个人影响很大,如与乐于助人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得富有爱心; 可以见证我们的成长历程;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经验,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26.(6 分)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他们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以他们为代表的劳动者兢兢业业、艰苦奋斗,成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27.(6 分)绿色发展理念。例:进行垃圾分类。
28.(8 分)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出台这部法律可以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29.(8 分)道德角度:江梦南一家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奋进品格传承了中华传统美德, 为家庭教育树立了典范。法律角度:江梦南父母的抚育及她的刻苦学习,体现了他们珍惜公民权利,认真履行法定义务,主动承担法律责任。
30.(6 分)示例: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
31.(8 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2.(4 分)准备一:如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准备二:如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
说明:
若 25 题至 32 题的答案与参考答案不完全相同,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